策点洞察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卫健局副局长陈锦隆因违规插手医疗设备采购、物业管理、职务调整及为医疗行业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这也是当地医疗卫生领域一年来查处的第111个干部。
 
  事发后,深圳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紧紧抓住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公立医院内部监督和药品集团化采购改革等关键环节,以改革创新精神正风反腐,为群众放心就医保驾护航。
 
  从乱到治??
 
  恶性医疗事件一年内零投诉
 
  2018年8月至9月,原深圳市卫计委副主任刘堃、医政处处长廖庆伟先后接受审查调查,全市数十家医院涉案。经查,廖庆伟在任医政处处长期间,几乎对所有经手审批成立的民营医院都要“捞一笔”,致使一些资质不高的经营者进入该行业。而刘堃则是大搞权钱交易,违规插手医院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纵容、包庇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欺诈、过度医疗,导致乱象丛生。
 
  随后,当地纪检监察机关以刘、廖案为切入点,在医疗卫生系统开展反腐专项行动。2018年9月,深圳大学总医院院长助理卢君强,因在医疗设备招标采购中收受好处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19年8月,光明区卫生监督所原负责人廖日炎因为医疗恶势力团伙充当“保护伞”等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截至2019年8月,原深圳市卫计委、市卫生监督局等4个单位和15名领导干部被相继问责,起到了查处一案、震慑一方的效果。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深圳市纪委向深圳市委卫生工委及时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其以案促改。按照建议书的要求,深圳市委卫生工委迅速整改,仅今年上半年就轮岗50余人次,对重点、敏感岗位人员谈话提醒220余人次。同时,及时完善卫生监督执法等制度,进一步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随着工作推进,当地医疗领域实现了从乱到治的转变。据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群众就医满意度评分中,曾颇受诟病的民营医疗机构泌尿外科和妇科的投诉数量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97%和66.7%,新增信访投诉和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下降,全市恶性医疗事件已实现一年内零投诉。
 
  创新监督机制??
 
  从公立医院内部监督发力
 
  承担着全市近80%的门诊量、近90%的住院量,毫无疑问,公立医院既是医疗行业的主力军,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仅2017年,深圳全市就有56名医务人员被查处,收受红包礼金、利用采购或基建项目收受好处等问题较为普遍。
 
   “公立医院工作量大、面广、线长,廉政风险点也多,要解决问题,除了抓查处,更要抓监督。”深圳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孟昭文认为。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纪委书记都由分管业务的副院长兼任,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搞起监督来自然底气不足。“有的医院,明明信访举报很多,但医院纪委却查不出问题,也管不住问题,最后频频出事,兼职纪委书记实际上沦为摆设。”
 
  公立医院内部监督乏力,已成为医疗领域乱象的根源之一。针对公立医院纪委书记“不务正业”、不会监督等问题,深圳市纪委监委深入调研,商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市属公立医院纪委书记选派工作的通知》,改变公立医院纪委书记的选拔方式和履职方式,由市纪委监委派驻组直接选派、专司监督,树立工作权威,提高专业水平,强化日常监督。
 
  2018年7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中医院等7家市属公立医院专职纪委书记陆续到位,其提名、考核和业务都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不分管纪检、监督以外的其他工作。
 
  一年多来,7家公立医院专职纪委书记共受理信访举报45起,谈话提醒223人次,谈话函询58人次,监督力度较以往大大增强,医护人员廉洁从业意识进一步提升。
 
  切断腐败利益链条??
 
  对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
 
  长期以来,药品采购一直是医院腐败问题的高发环节。在医药代表频频上门推销药品后,紧随而来的往往是药品回扣、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本应治病救人的药品,却成为引发医疗领域腐败问题的“病根”。
 
  腐败易发多发,说明规则和机制出了问题。为破解这一“以药养医”产生的体制性难题,深圳市纪委监委提出以改革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督促医疗卫生监管部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药品、耗材、药械的集团化采购,通过制度创新切断药品采购中的利益链条,真正实现“不能腐”。
 
  为切实把好改革的廉洁关,做到既降价惠民,又防控廉政风险,深圳市纪委监委紧盯制度设计环节,向卫生主管部门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剖析药品采购方面的典型案例,对新制度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016年7月,深圳市药品集团化采购平台上线。“改革后,原来分散在各个医院的风险都被集中管了起来,采购权也被分解制约了。监督效率更高,药价也因为采购量大而降了下去。”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原卫计委基本药物政策处副处长邹璇说。
 
  为形成监督闭环,防止第三方平台违规操作,卫生主管部门配套开发了药品采购监管平台,对接药品集团化采购平台和公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数量、价格、供应保障及时率等情况的实时监控。
 
  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涉及药品采购的信访举报数量明显减少;同期,全市公立医院药品价格综合降幅达21.99%,年均节省采购费用约15.16亿元。
友情链接

在线
沟通

在线
QQ

电话
联系

13021012263

在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