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9月8日,在米东区三道坝镇十二户西村,农民张贵章(左一)和大伙一起收南瓜。(记者宋建华摄)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宋建华)庄稼成熟了,别人都争着找销路,米东区三道坝镇十二户西村农民张贵章却不着急,他说:“咱这南瓜要销往内地,有订单,销路不愁。”
今年,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数字乡村的部署,米东区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积极联系国内电商平台,让本土优质农产品乘着电商快车出村进城,走入内地市场。
张贵章今年种了13亩板栗南瓜,8月底开始成熟,成熟一批运走一批。
来收南瓜的是米东区本土电商企业新疆御农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他们采取订单加电商形式,积极联系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将本土农产品销往外地。
今年年初,企业与张贵章签了订单,张贵章负责种,企业负责上门收,往内地运。
“老张卖瓜,咱也夸夸。”张贵章掰开一个南瓜,指着橙黄的瓜瓤说,“个不大,但肉厚,吃着有股板栗味。”
新疆御农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罗辉说,近年来,新疆的农产品在内地很受欢迎,乌鲁木齐便捷的交通为本土农产品出疆提供了便利条件,企业在山东建了销售新疆农产品集散点,将农产品销往上海、广东等地。
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新疆御农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今年计划销售本土板栗南瓜3000吨,明年还将在米东区建一个近2000亩的板栗南瓜种植基地。
张贵章算了一笔账:刨去成本,一亩地净挣2000多元,13亩地收入两万多元,是种其他作物收成的两三倍。
“不用自己摘、自己卖,这瓜,咱能种。”张贵章说。
跟张贵章一样,村民朱双梅一早就在甜瓜地将甜瓜装箱打包,等待前来拉货的冷链车。
今年,乌鲁木齐市家和万事兴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户形式,在十二户西村试种60余亩新品种甜瓜“西州蜜25号”。
按照订单合同,企业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统一种植模式,由企业统一采收销往内地。朱双梅说,订单让农户吃了定心丸,种瓜很上心。
乌鲁木齐市家和万事兴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震说,这是他们首次尝试建种植基地直接往内地销售农产品。
打包好的甜瓜地头直接装上冷链车,两天后就能送达青岛。孙震说,这已是第三批发往内地的哈密瓜了,目前他们已发往内地7000多件。
“前两批瓜到达青岛后,很快通过电商、商超等渠道进入当地市场,市场认可度非常高。”孙震说。
截至目前,米东区已向疆外销售西红柿、甜瓜、南瓜等农产品价值近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