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研究是营销管理的基本功,对于投资人员来说,也是拿地前市场判断必备的。
市场研究需要先有一个完整的框架,根据按照框架寻找想要了解的重点,然后去一步步的完成,这就是通常的套路。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市场上老油条问很多问题时都非常专业和精准。
关于市场调研,主要强调两个关键部分:一部分是调研的内容,另一部分是数据途径。
调研的内容很多时候通过现场和网络能找到,但这要求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时候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你看到的,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和推导尤其重要。
数据途径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官方统计数据来获取,但是数据统计往往会有滞后性,不要过度依赖。要学会用脚丈量的项目,学会和圈内人多聊,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对市场的感知度越来越强。
首先了解调研的内容,在调研之前你能够获取到哪些对你有用的东西。做好市场调研,主要有三大要点。
关注商品房政策
中国楼市是政策市,政策是游戏规则,商品房政策里有限购,限贷,限售还有一些土地购置中条件要求。
1)限购政策,这个网上可以看到相关原文,这里面限购政策绝大多数城市都出现过。这里面一定要认真解读政策原文。
2)限贷政策,银行是有相关政策的,首套房二套房比例限制等等。主要针对购房者贷款条件进行限制,解读政策原文,了解首套房,二套房贷款比例,利率情况,认定方式,商贷与公积金区别等,每个地方也都是不一样的,一定要重点关注。
3)限售政策,这个要关注商品房购买后是否存在限售年限,什么条件下可以上市销售。
4)土地购置的相关要求:拿地时的售价要求,可售条件要求,限购购买人群要求。
再次强调下,一定要看政策原文,不要去看解读,很多解读带有偏颇,和政府原文有出入,而且滞后。
☞ 中指地主:在线踏勘、在线分析、在线投资研判
关注商品房市场
商品房市场是什么样?城市多少万人口?一年的供销量多少?了解这些问题后,才能对这块地形成的供应量有一个对比,才会对判断要不要拿这块地有个初步的感知。
房地产市场其实是调研里最为核心的部分。一般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市场。
宏观市场主要是宏观经济和城市发展层面。中观市场是房地产市场,微观市场是单一楼盘的市场表现,如产品,推广,客户等。
先说宏观市场,比如常见的GDP、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这些数据割裂看没什么意义,一定要和熟悉的城市进行对比,就知道新进入城市GDP和熟悉的城市之间的差距,通过宏观数据的指标判断城市发展怎么样。
☞ 中指地主:多个城市对比报告一键生成
城市发展情况是城市产业结构,大型央企,大型民营,一二三产业占比,有的城市会有“北进南拓”等城市规划的概念词汇等,虽然很多城市换届一任领导,可能会调整城市发展方向,但2-3年还是还是相对准确的,你知道了城市发展方向就会知道自己地块是否是城市未来的重心。
另外,一般市政府在什么地方,就会是最繁华的地方。看市政府财务局交通局等办公的场所会比较集中,这些对做城市判断就会很有帮助。
还有整个房地产的市场。比如说房地产市场的重心在供求关系上,一年能供出多少房子,销售成交货量,整个市场价格变化,趋势是什么……
整个市场可以划分板块,这个板块其实是我们自己划分的,并不是人为的一条界限,会有几个关键词把这个板块分清楚。
说清楚板块之后,再研究城市交通。比如三横四纵等,从城市中心到外面有几个高架桥或快速路去链接,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是环线+发散网络这样去布置的,包括它的轨道交通,有无地铁,快速公交等都会对判断城市和区域的便利度提供很好的帮助。
整个市场的配套,比如CBD、大型医院、学校等,这些对未来地块升值有很大帮助,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好的地段会有很优质的配套支撑。差的地段其实并不是本身地差,可能是配套差。
还有看土地旁边未来规划是否有大型的基础设施修建,如医院、高铁站、学校等,这也会形成非常好的利好。拿到地后,随着配套成熟,土地价值和房子都会不断攀升。
所以很多人买房子看未来,我们卖房子也会给他们描述一个未来,未来要建设什么,形成什么配套,对房价形成支撑等。
最后就是微观市场的部分。这部分主要讲面对一个楼盘或几个楼盘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主要有四部分:产品信息、市场表现、推广表现和客群信息。
第一部分产品信息比较基础。如位置,坐落,面积,容积率,装修,园林等这些可以提前先了解到,现场无需再问,提高效率。通过基础信息研究有个基础的认知。
市场表现:在什么时候开盘,开盘销售情况,哪些房源户型热销,滞销及原因等都可以归入市场表现。
推广信息:主要有媒体,户外,活动,自媒体,渠道等,这些主要看哪些有效的,哪些是有帮助的
客群信息:主要是客户工作地,生活地,家庭结构,付款方式,主要痛点需求等。你要问的是这个盘主流的客户需求等,那基本和你拿地块的主流客户范畴是比较接近的。
获取数据路径&踩盘
数据获取可先通过第三方数据机构。可结合一些付费软件;各地房管局协同公司;房地产媒体及相关自媒体公号等。但是要记住,不能单纯依赖数据机构,数据有延迟效应,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
还有一些官方统计数据,如统计公报,年鉴,各地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各地房管网,各地规划及土地管理局等。
那怎么从数据中得到自己有用的东西,提炼的主要原则数据一定要指向你的结论。
论据和论点要有指向性关系,数据也要有连续性,另外一点要注意数据的时效性,建议年度数据至少更新到上一年。
注意在分析时候有固定套路,如先说城市政策,宏观经济表现,城市状况,发展方向,房地产情况,供需,价格变化等等遵循一定逻辑,但是数据分析点睛之笔就是要指向你的结论。
其次就是踩盘,踩盘是投资及营销人员基本功,主要目的为获得市场感知。
踩盘里有很多细节研究,有些人说了三句话,就被人识破了,是比较尴尬的。所以日常注意积累地产行业人脉,关键时候绝对能派上的用场。
一般情况下明调比较多,业内同行多是相互往来,互惠互利。如果你在一二线城市,相对业内心态会比较开放,可以明调。如果你到了城市量级比较低,竞品项目比较敌对那采取暗调的方式,尽可能要避免被识破。
这里有个经验,你去看的盘,尽量是你买得起的盘。这是一个心理建设问题。你能买得起的房子,你的心理优势会更强。
如果你住几百万的房子,去看千万的房子,第一你的气质不像,他们的业务员非常精明,每天接触同类别客户很多,一看基本就判断差不多。即使有的客户不善包装,但客户本身的气场,谈吐销售员是可以感知到的。
怎么记住核心的调研的点呢,提前把基础信息查好,只问自己关注的问题就行。
另外态度要诚恳,一步步去沟通,不要让人觉得骗对方,这样以后踩盘会非常被动,而且要善于找一些逻辑悖论进行验证。
如果你问他一个月卖多少套房子,他说一个月卖200套房子,你再问他开盘开多少,他说开盘开100套,这就是很明显的逻辑悖论,你找他可信度比较高的点就行。这也是前面强调的要学会判断推理合理性,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踩盘离开后需要把刚才记录东西写下来,手机有很多软件帮助你。如备忘录,记事本,锤子便签等。录音或者拍照片,这些都为后期做项目定位提供基础。比如参考它的户型,风格,建筑做法等,要留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