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门票经济受政府和市场持续调控,在景区内引入更多网红二消项目,扩大非门票收入 ,成为景区必走道路。
尤其对中小景区而言,在天生丽质方面无法与大景区媲美,想要获得口味愈发挑剔的游客青睐,必须要在这方面发力,不过,中小景区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最赚钱的网红二消项目到底是什么?
如何准确抓住游客的消费心理?
最赚钱的项目是否就是最适合自己的项目?
……
我们邀请了5位一线从业者,听听他们对网红二消项目,最真实的操盘经验和观点分享:
01
最LOW的网红二消项目
往往是最赚钱的流量级产品
河南今游文旅运营总监 ▏海涵
或许大家很难相信,最LOW的彩虹滑道,是我们最赚钱的流量级产品。
2019年开园之时,景区引入彩虹滑道,算上基础建设和材料费用,投入总共10万元左右,工期1-2个月。项目开启之后,票价20元/人,赶上打折促销或打包销售,甚至低到3折。
看起来似乎不是很赚钱,但项目半年左右收回成本,接下来每多一次游客体验,都是纯利润。为什么彩虹滑道如此之火,很简单,小朋友喜欢,价格不贵,来都来了,肯定要玩一次。
有时候,真正赚钱的项目就是这么简单。
景区开业以来引入很多网红二消项目,很大一部分高投入项目,例如百万级别的玻璃栈道,都是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采用分成的模式。好处是能够给景区快速引流,自身投入不高,弊端很明显,收益受到极大限制。
景区真金白银投资的项目,往往要考虑很久,低成本高收益网红二消项目是首选,中小景区同质化项目比比皆是,实事求是的说,看着LOW的项目,的确能够帮助景区赚钱,这是五环外最真实的消费现状,有些人一辈子没进过迪士尼,一个简单的彩虹滑道,可以让他乐半天。
所以,不要盲目鄙视景区二消同质化,大多数人根本不了解真实情况。
不过,即便再小的景区也知道要通过创新,挖掘自身优势元素发展网红二消项目。最近我们在运营一个8000亩的迷迭香园,开发二消方面,计划搭建一些设施,做迷迭香扎染、香囊制作、采摘等,投入不是很高,但受游客喜爱。
不仅如此,我们会在迷迭香园继续配套丛林穿越这样的引流项目,把更多流量产品和主打的文化特色项目结合起来,让景区收益最大化,这是一线中小景区符合市场规律的土打法,也是最有效的打法。
02
“动物表演”最失败
挑选合适网红项目最苦恼
威海某景区负责人 ▏涂俊
我先说说这两年景区引入最失败的网红二消项目——动物表演。
起初感觉这个项目互动性强,游客对动物有天然的喜爱和关注度,没想到真正引入后却特别失败,后期复盘总结,主要原因还是规模太小、演出形式陈旧、节目新意不够。
从行业现状分析,最赚钱的网红二消项目基本上以互动性、体验性和参与性较强的惊险刺激类(悬崖秋千、丛林穿越等)、科幻体验类(VR、AR场景体验)和网红互动类(暖场道具、喊泉、无动力乐园、萌宠乐园、稻田小火车、亲子农庄等)为主。
这些项目契合游客的好奇心理和体验欲望,因此能够火起来。
坦白说,我们至今都不知道如何确定市场上流行的网红二消项目,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这方面挺苦恼,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且行且看。
2021年,我们计划打造几处网红场景,通过与营销活动相结合,形成游客来景区的必游之处和打卡点,从而形成广泛传播达到引流目的。
网红二消项目属于迭代较快的产品,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回收快,因此景区想要保持产品竞争力必须跟上产品迭代的速度,也就是小项目(投资100万以内)2-3年一变,中型项目(投资1000万左右)3-5年一变,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下,“一招鲜吃遍天”和“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为过去,景区唯有跟上市场需求和游客需要的变化,才能在保持持续的增长和不断地提升。
下一步,微度假、家庭游(特色餐饮、住宿)为核心的景区配套产品有可能会成受到市场追捧,不过景区同时面临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运营经验的问题,需要更多第三方专业合作伙伴的协助。
03
“玻璃系列”项目凉了?
未必,是好资源放错了位置
中悦文旅董事长 ▏郭江龙
近些年,景区最赚钱的网红二消,无疑是“玻璃系列”,玻璃栈道、玻璃滑道等项目,在各个景区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从去年开始,出于多种原因,很多景区操盘手觉得“玻璃系列”过气了,着急寻找下一个爆款。
这种思维本身需要被纠正,不是“玻璃系列”不行了,而是让景区操盘手们玩坏了。任何一个网红二消项目在景区的落地,都要与景区特性高度契合,才能爆发强大生命力。
以江阴华西村玻璃桥为例,虽然在全国知名度较低,但在周边区域,却是最火爆的项目,原因包括:其一,景区周边少山,只有华西村拥有山地资源,适合架设玻璃桥,与当地同业形成差异化竞争,符合资源稀缺性原则;其二,本地客群消费能力高,对新鲜项目乐于体验;其三,客源丰沛,为项目提供源源不断流量。
所以,即便在今天,“玻璃系列”只要在合适景区、合适市场、匹配给合适客群,依然是景区最赚钱的网红二消项目。
从“玻璃系列”案例中,景区操盘手借鉴的是,不是最热、最新的网红二消项目,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归根结底,二消项目和景区高度匹配,才能激发爆火甚至网红潜质。
景区操盘手们要注意几点:
仔细分析客群,尤其中小景区,格外关注两大群体,银发族和小朋友,从消费鄙视链条上可以看出,这两大群体是消费主力,很多项目要符合他们消费特性。
二消项目要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性,游客来景区是为体验当地文化特色的,脱离了这两点,再红的项目也不见得完全奏效。
网红二消项目要综合打造,一个玻璃桥孤零零在景区放着,游客会特别奇怪。只有让玻璃桥与山岳完美融合,再辅助其他小项目或者声光电特效,甚至与更多项目串联,会让游客更感兴趣,这就是所谓创新。
最后强调,安全性是网红二消项目根本前提,丧失这一点,一切白谈,切记。
04
景区在追逐网红+二消前
认真看看一消有没有拉胯
大连英歌石植物园创始人 ▏孙洪奎
“网红”+“二消”,这两个词在景区行业成为高频词汇,是所有景区操盘手天天琢磨的问题,似乎只要多搞搞网红,多做二消,生意就能越来越好,钱就能够越赚越多。
我不否认“网红”+“二消”重要性,但凡事总有个先后,重要性有个急缓,好比小朋友数数,得是1、2、3……而不是直接2、3……把1丢了,很多景区如今恰恰就是把这个1给丢了。
我做植物园很多年,作为一个花卉类景区,之所以被游客喜欢、被同业认可、被大家关注,说到底,是老孙头花确实种的好,英歌石一消做得到位。事实上,很多花卉类景区,连基本的花卉种植和经营都还做不好,一消拉了胯,又急于发展二消,典型本末倒置。
对于“网红”+“二消”,植物园们必须持谨慎态度。我之前尝试在园内做过餐饮、二消项目,最终全部放弃。关键是“水土不服”,很多项目无法与植物园完美融合。例如,在植物园做最火的玻璃栈道,这个项目和植物的融合点在哪?总不能就为站上去从脚底下看一眼花吧,那做个观景平台岂不更好?
还有餐饮,英歌石的地理位置和植物园特性决定,很难在园区内搞固定餐饮项目,流动餐饮项目又对园内环境带来潜在威胁,收益又不稳定,最后算大帐,还不如踏踏实实种好花。
我更担心行业氛围,在花卉类同业公开论坛、大会上,大家不讨论如何种好花,却聊做什么二消项目最赚钱,这种风向会误导很多景区操盘手。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无论是花卉类景区,还是其他类型景区,请大家回归本心,想想景区的本质,再去讨论“网红”+“二消”也不迟。
05
受生态保护红线限制
景区没有网红二消项目
京西十八潭景区经理 ▏李卓
“网红”、“二消”在其他景区红红火火,但在我们这里多少有点尴尬——景区没有任何网红二消项目。
原因倒也简单,受保护永定河河道蓝线以及生态红线政策限制,不能开展任何有可能破坏河道和生态的经营活动。最早景区也有住宿项目,一度撑起超过60%二消收入,但后来也全部拆除了。
这一特殊情况,让景区高度依赖门票经济,疫情让我们损失格外惨重。不过和生态保护比起来,这些损失又显得不那么重要。
所以,大家在讨论景区网红二消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所有景区都有条件做二消,也不是所有景区都能够做好二消,有时能够做好最基础的工作,已经实属不易。
即便在这种“艰难”环境下,我们也在努力尝试搞一些和景区高度匹配的网红二消项目,例如,明年景区打算种植一片粉黛乱子草,是在原来拆除住宿项目之后的空地上操作,一方面起到生态修复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打造一个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拍照。
景区现在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缺乏媒体广泛宣传和报道,期待通过我们不断努力,能够让更多游客和同业关注。
06
写在最后
从这5位一线工作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反馈告诉我们景区二消项目的打造其实可以很简单,同质化并不可怕,但也一定要在符合景区本身特色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不断尝试。
更需要注意的是,做景区二消很重要,但基本的前提是景区一消一定要做到位,如果只在二消上下功夫就会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