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剧卖了1个多亿,却花了9000万元买收视率,“挣的钱全部花在这上面了”。金盾影视中心主任、《人民的名义》总监制和总发行人李学政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影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再一次引发舆论关注。
收视率造假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长期以来,从业人员以及媒体对收视率造假问题的披露与批评也从没停止,行业监管部门对收视率造假现象的治理也一直在路上。但是收视率造假现象却一直存在,甚至愈演愈烈,困扰着行业的健康发展。早在2012年,当时中视丰德影视版权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锋整理出十余页证据,首次向外界展示了收视率造假方面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背后不仅有电视台的参与,也有技术人员的默许。较近的则有2018年,导演郭靖宇披露自己执导的影视剧《娘道》因不愿意花钱买收视率被电视台长期搁置,而这笔费用高达7200万元。早前甚至有业内人士反映,90%以上的电视剧都存在买收视率的情况,收视率造假是困扰影视行业的一颗大毒瘤。
虽然收视率造假已引起多方关注,但是造假现象依然严重。尤其在资本的裹挟之下,很多新公司虽然没有创作资源,但是靠金钱开路,通过购买收视率抢占市场份额,绑架了老牌制作公司。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影视机构和数据公司主动或被迫加入造假行列,或成为卫视造假的帮凶,或直接沦为造假的主谋。
表面上看,参与收视率造假的多方都从中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作为一种“行业货币”,制作方、电视台、广告商、广告主等相关利益方都依据收视率的高低来进行广告时价的定价和购销。收视率高了,制作方可以从电视台拿到更高的回款,电视台则从高收视率中获得了更多的广告和更高的广告收益,广告商也能更好地向广告主交差。所以,大家对造假行为心照不宣,甚至积极参与其中。然而,造假行为不仅侵犯了观众的知情权,破坏了收视率的公信力,更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态势,毒化了行业发展生态,不仅加剧了电视剧行业恶性竞争,也破坏了行业健康发展的根基,其结果自然是电视剧制作水平下降。
收视率造假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关键在于不管是污染样本户还是篡改数据,造假成本都很低,而收益却颇为丰厚,投入产出比极高。假如某市场有300样本户,共约1000多人,只需要污染其中一户,则收视率有超过0.3个百分点的变化。0.1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广告效益,就可能是数以百万元计。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0.1个百分点的收视率就已属不易。这样低成本、高收益的买卖,自然会诱使很多人铤而走险。更何况,收视率造假虽然违规,已然成为了一个行业通行的潜规则,但因为监管机制不够完善,鲜有因此受法律制裁或者被惩罚,这不啻于对造假行为的变相鼓励。
买来的收视率,再高也终归是假的,作品的品质并不会因为注水的收视率而提升半分。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治理收视率造假这一顽疾,要求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收视率的统计。2020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行业统计管理规定》,明确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干扰、破坏广播电视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的收视收听率(点击率)统计工作,不得制造虚假的收视收听率(点击率)。出现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的,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承担第一责任,分管负责人承担主要责任,统计人员承担直接责任,并明确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处理。《规定》的出台为治理收视率造假提供了法律依据。2019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上线了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样本覆盖了全国1.4亿有线电视、IPTV用户直播收视行为数据,成为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收视数据,也正在慢慢改变着收视数据生态、挤压“收视率水分”。
收视率造假背后,是复杂的利益勾连,治理收视率造假顽疾,也就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一方面是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打击造假行为的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另一方面,则是拥抱新技术,不断优化、更新统计方法,避免数据被污染。同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的监督与相应管理惩戒机制,提高收视率造假的风险成本。
收视率本身并没有善恶,关键是如何使用它。收视率是评价作品的依据,追求收视率,希望更多观众欣赏、喜爱节目无可厚非,但是切忌陷入“唯收视率”的误区,把收视率作为衡量节目质量和主演明星能力的唯一评判标准。因此,强化和完善监管之外,则是要破除“收视率至上”的迷思,改革对优秀影视剧、作品的评价方式。在评选“优秀作品”时,坚持不搞唯票房、唯发行量、唯收视率、唯流量的原则,更加重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让作品能够凭借自身的质量和观众的口碑取胜,让行业回归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