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6日和2019年9月24日,对于医药行业投资者或者从业者来说,是两个特殊的日期。即“4+7”共11个城市的带量采购试点和“4+7”带量采购的全国扩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山东、山西、海南、广东、湖南、吉林、河南、甘肃、安徽、湖北等19个省份就推进落实试点扩围工作,发布正式实施方案或征求意见稿。多省份明确了扩围结果执行时间,同时,各省正在密集进行带量采购的准备工作。
之所以用特殊形容,是随着带量采购的逐渐铺开,从前躺赚的跨国药企无法再置身事外,是降身价谈市场还是另辟他径?未来,若带量采购扩面后,药品品种再扩大,机会与挑战并重,跨国药企出路在哪儿?
跨国外资药企面临变革
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是各大跨国药企业绩增长绕不开的重要赛道。赛诺菲中国区总裁贺恩霆(Pius S. Hornstei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形容:“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赛诺菲是唯一一家真正积极主动地参加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的跨国企业,然后是全国的放开,而且能够上榜有名。”
据了解,让赛诺菲榜上有名的两款药分别是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和安博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贺恩霆之所以这样形容是因为,赛诺菲的波立维和安博诺在“4+7”全国扩面中,真正实施了低价竞争从而挤掉国产企业。其在波立维和安博诺的报价上几乎与仿制药企报价一致。去年的氯吡格雷品种,是由仿制药企深圳信立泰中标,但今年深圳信立泰却意外出局,原研药赛诺菲因为降至目前最低价17.81元入场。
“未来我们会加速引进很多的创新产品,预计至2025年,我们将向中国引进30余种创新药品和疫苗。”贺恩霆不忘对记者强调,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赛诺菲在展台中已经集中展示了20款突破性药品和疫苗,包括了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各个领域。
“对于跨国药企而言,过专利期原研药本身已经不再是战略重点了,我们认为在中国市场,对于某些品种跨国药企必须采取撤退策略,并同时引进更多创新药品种进入中国市场,不然确实就是死路一条。” 安永大中华区风险咨询服务医药行业合伙人吴晓颖认为。
除了像赛诺菲一样以低价换市场,再加速引进创新药品进入中国市场。还有包括如默沙东选择向创新战略转型。默沙东高管克莱伯恩在不久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创新药物组成了公司在中国市场产品组合的 “三分之二” ,他强调,虽然“4+7”带量采购扩围“不利于公司产品组合中的成熟产品”,但是公司转向新的市场战略,将为公司带来长期的益处。
此外,也有跨国药企选择将成熟药资产剥离出去。今年4月,礼来将两款抗生素及工厂以3.75亿美元卖给亿腾医药;7月,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重庆药友拟以不超过2.5亿元收购葛兰素史克中国持有的目标公司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100%股权;9月九洲药业拟收购诺华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苏州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等等。
基层医疗迎来爆发?
有趣的是,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包括赛诺菲、阿斯利康、辉瑞、诺华等外资跨国药企都在积极谈论其关于基层医疗的布局。而实际上,过去两三年时间,跨国药企已经在二、三、四线城市进行扩面下沉,2018年数据显示,跨国药企在二线城市的营销增长达到了10.9%,在三线城市的营销增长超过11%。
那么基层市场对于外资药企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数据显示,基层医疗在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占比高达95%,涵盖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及门诊部(所)。
赛诺菲相关负责人曾在第一批“4+7”试点时表示,将通过在非试点地区县域市场和社区卫生中心的实力,为赛诺菲增加销量,以此抵消在“4+7”试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市场销量的降低。
不过,此轮带量采购由11个城市试点推向25个省区扩面,加上早已主动跟进4+7的福建和河北,27个省级行政区域都已纳入带量采购范围中。除去港澳台,实际上,参与的27个省基本覆盖全国。
同时,扩面废除了原有“单一品种中标”规则,而是由最多3家中标轮流选择25个省区的独占省区,这意味着在中标省区,一家药企将最多获得70%的市场份额,而未中标药企则分享剩下30%的市场份额。
一位资深医药行业内部人士表示,从目前带量采购的整体思路看,先统一全国市场运行经验,再扩品种、仿制药降价是大势所趋等已是业内共识。25种药物的价格会呈现下降趋势。所以联盟采购的执行对一些偏远地区或没有参与集采的地区是一种利好,随着主流地区的降价,偏远地区的价格也会出现下浮。“4+7”试点更多的是经验上的摸索,而这次扩围是带有国家意志的,有过充分准备。未来还会有后续的行动。
复星医药陈启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的医药市场体量在增长,医保报销容纳的空间还在增长,这确定了将来医保支付的转型方向,就是要纳入更多的治疗性的、创新的,包括肿瘤在内的重大疾病的产品。所以产业、研发,各个方面要补上,包括仿制药和创新药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