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4日,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2018年年均工资数据全部出炉。从数据来看,北京市平均工资排名第一。
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要求下,各地的年度平均工资统计分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两种口径。
城镇非私营单位口径中,平均工资数据如下:北京145766元、上海140270元、深圳110304元、广州109879元。城镇私营单位口径中,平均工资数据如下:北京76908元、广州66719元、深圳63635元、上海57056元。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在平均工资上领跑一线城市,而广州的私营单位平均收入更高。而人均GDP远远高于北京的深圳,在平均工资收入上却没能跑赢北京。
根据披露的信息,2018年北京市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266921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5834元,卫生和社会工作187390元,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1.83倍、1.41倍和1.29倍。
私营单位中,北京年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为金融业178822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0984元,房地产业90586元,分别达全市平均的2.33倍、1.70倍和1.18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工资是税前工资。除最终到手的实发工资外,还包括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测算方法是“平均工资=报告期工资总额/报告期平均人数”。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副司长孟灿文解释指出,2018年,有近半数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一些省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幅较大,如广东省从1300元涨至1550元,增长19.2%。“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为低工资群体提供托底保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孟灿文撰文说。
专家指出,原因是平均工资不等于个人工资。平均工资是某一范围内所有从业人员工资的平均值。由于所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所在地区、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各地之间、各行业之间工资水平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将个人情况简单地与平均水平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