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的成因还不清楚,但绝对不是汗腺阻塞引起,在治疗上,则依病程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夏天到了,门诊中也愈来愈多手掌、脚掌起痒疹的病患,这些病患中,一大部分是得了“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好发于手、脚的反复发作性湿疹性疾病,且好发于青年至中年时期。不过,小至三、四岁,大至七、八十岁者,都有可能发生。一般年过中年后,发生率会渐渐降低。男女发生的比例差不多。
汗疱疹形成的原因,目前仍未完全研究清楚,许多学者都提出不同的假设。虽然许多病人可能合并有手掌及脚掌的多汗症,但可以确定的是,汗疱疹并不是因为汗腺开口被阻塞,或汗管积了很多汗而膨大所引起的。目前认为其形成的原因如下:
异位性皮肤炎:在异位性皮肤炎的病患中,有些人会出现手与脚的汗疱疹。但是反过来说,得到汗疱疹,并不表示一定有异位性皮肤炎,群众不必过度紧张。
外在因素:如对金属的镍、钴、铬,或香料、香脂、染发剂,或某些食物过敏,或对感染的霉菌、细菌过敏等。这些外来的“半过敏原”进入皮肤后,会与皮肤中的某些蛋白质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过敏原,进而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而诱发汗疱疹。
情绪及环境因素:熬夜、睡眠不足、压力大、季节交替、极热或极冷的温度、阳光、湿度变化等。汗疱疹在急性期主要可见两侧手掌、脚掌或手指、脚趾侧面有许多剧痒且散在或聚集的小水泡或丘疹,水泡通常很深且不会破开,常常会让病人感觉“抓不到痒处”。若水泡被病人抓破,则会呈现流汤的现象,甚至引起细菌感染,而形成脓痂疹。若没有被抓破,则这些水泡在一、两周或治疗后会自然吸收乾掉,而形成类圆形的乾皮屑轮,然后恢复成正常皮肤。在慢性期时,手掌及脚掌会有过度角化的厚皮形成,皮肤呈现干燥、脱皮、龟裂而有疼痛感。
最容易与汗疱疹混淆的皮肤病就是霉菌感染,包括足癣、手癣或念珠菌感染。另外,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乾癣及扁平苔癣等,临床表现有时也与汗疱疹很相似。除了临床型态的观察外,有时尚须借助显微镜、细菌培养、霉菌培养、切片检查、贴肤试验或抽血检查(过敏原、过敏指数)等,作进一步的确认。
汗疱疹的治疗
在治疗上,需要依病程阶段选择不一样的治疗法。若在急性期产生较大的水泡,则可在消毒无菌的情况下,将其中的组织液释放出来。若是被抓破而流汤,以短期三天的湿敷,并配合适当水性或凝胶型基剂的外用药膏及止汗剂,可使病灶快速收敛。若是处于脱皮、干裂的时期,则要使用较滋润的乳霜或油膏基剂的外用药来治疗,以润滑皮肤,协助脱屑快速改善。
程度较严重者,可以短期口服药物治疗,让症状快速缓解,以免“痒→抓→产生湿疹→更痒”的恶性循环持续进行。少数一整年汗疱疹一直发个不停的病患,可以考虑紫外线光疗法,或是使用较强的口服免疫抑制剂。特别要注意的是,若有合并细菌感染或霉菌感染,要同时给予适当的治疗。
另外,由于皮肤在发生此一湿疹变化的同时,表皮障壁会暂时受损,因此加强手部的保湿非常重要。平时洗手的次数不宜太多,且最好使用不含皂碱的洗手乳。手部保湿乳液一天应使用数次,且同样应配合病情选用不同剂型,最好是不含香料。如此,可加快受损皮肤的修复速度。
在生活型态上,应适度释放自己,不管是生活上、工作上及家庭上的压力,不要熬夜,且睡眠时间要充足。
在饮食上,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人,或者贴肤试验已证实对金属过敏的病人,可考虑减少食用含镍、钴及铬较高的食物,有些病患有不错的效果。以下将较常见者列出供参考:
镍:罐头食物,以含镍的厨具所烹煮的食物,鲱鱼、牡蛎、龙须菜、豆类、香菇、洋葱、玉米、菠菜、番茄、全麦粉、梨子、大黄(一种中药)、茶叶、可可、巧克力及烘焙粉等。
钴:杏仁、豆类、啤酒、甜菜、包心菜、丁香、可可、巧克力、咖啡、肝脏、坚果类、扇贝、茶叶、全麦粉等。
铬:酵母菌发酵产品(如啤酒)、干酪、奶酪、全谷、全麦、麦曲、糙米、小米、玉米、坚果类、粗制红糖(非白糖)、葡萄汁、肉类(如牛肉、鸡肉)、肝脏、甲壳类(如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