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新经纬走访北京多家药店后发现,包括老百姓大药房、养生堂药店、百康药房等在内的多家连锁药店,均出现了硝酸甘油断货的情况,有些药店断货甚至已达半年之久。硝酸甘油是冠心病和心绞痛病人的常用药,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由于见效快,被称为心血管病患者的“救命药”。
一位药店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经纬,“药品断货已成为药价上涨的前兆之一,原先六七块钱的硝酸甘油,未来药店售价有可能涨近十倍。”
“药太便宜,停产了”
作为冠心病和心绞痛患者的常用药,硝酸甘油一直因价格低廉、见效快被心脑血管病患者称为“救命药”。患有冠心病的刘先生说,“虽然这个药不是常用药,却是非常重要的备用药,一旦心绞痛发作,它可以救急。”百歌医学CEO李旸对中新经纬说,硝酸甘油虽然不是新药,但其显著疗效早已被证实。
一位药店店员告诉中新经纬,2017年,100粒/瓶的硝酸甘油仅售六七元,属于廉价药。2017年以来,经历过两三轮断货的硝酸甘油,价格也逐渐翻涨,最关键的是很多患者根本买不到。
药店售卖的硝酸甘油 来源:网上药店
在中新经纬走访的几家药店中,仅有一家药店的硝酸甘油有货,但包装却变了样。该店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经纬,“硝酸甘油已改为15片装了,价格在25元/瓶,厂家告诉我们,原先100粒/瓶的太便宜了,已经停产了。”
对于屡屡出现缺货的原因,有药店工作人员表示,一方面是有的药厂停产导致供应紧张;另一方面是药价飞涨,药店不愿意进药也不会备货。中新经纬在网上看到,规格为0.5mg×100片/瓶的国产硝酸甘油,每瓶价格从40元到68元不等,价格差距达28元。而一款美国辉瑞进口的名为“耐较咛”的硝酸甘油舌下片,一盒售价为398元到440元,每盒4瓶装,每瓶25片,规格为0.6mg。
此外,中新经纬注意到,断货的不仅是药店,一些地方的公立医院也出现了“药荒”现象。据媒体报道,有些公立医院开始放弃采购国产硝酸甘油片,转而将目光投向进口药品。有分析称,这与该药价格上涨并超过公立医院挂网价有关。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南京、济南等多地也已出现硝酸甘油缺货现象,一些地方陆续将硝酸甘油纳入短缺药品。
替代药起效慢
一位药店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经纬,除了硝酸甘油外,虽然还可选用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中成药进行代替,且这些药均用于急救时含服在舌下,但都不如硝酸甘油起效快。
进口硝酸甘油价格 来源:网上药店
原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现石家庄长城医院介入室主任王天红表示,硝酸甘油片成人一次用0.25~0.5mg(半片~1片)舌下含服,1~3分钟起效,5分钟达最大效应,如果仍无缓解,则需再次含服一片,同时求助于专科医生,并立即给予其他处理。切勿连续、大量服用,否则会使得敏感病人血压下降。而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成的中成药,这些中成药起效大概要3~8分钟,且用量也与硝酸甘油不同。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房玉涛说,复方丹参滴丸对轻度、中度的心绞痛疗效尚可、重度的就不见疗效。
两大因素助推廉价药涨价
中新经纬注意到,国产硝酸甘油片共有13个批文,生产厂家包括北京益民药业、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山东信谊制药等。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和山东信谊制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由于冬季取暖季环保因素与原料药购货渠道收紧等原因,导致硝酸甘油产量下降,进而涨价。
100粒/瓶硝酸甘油价格 来源:网上药店
香雪制药中医药板块某负责人告诉中新经纬,药品价格归根到底还是由市场决定,价格限制得过死最终伤害的是消费者。他说,“又想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没有一家企业做得下去,这方面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扶持和调整。”
其实,近年来,不只是硝酸甘油片,不少廉价救命药都曾出现价格上涨、供应不足的情况,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西地兰等“救命药”以及维生素K1等临床常用的多种廉价药。
对于一些廉价药市场短缺的原因,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发布的《2018年10月短缺药品检测结果快报》显示,维生素B1、葡萄糖酸钙、小儿氨基酸等药品短缺是因为企业生产线改造导致暂时停产。
业内人士认为,“药荒”一方面是由于药品定价过低、利润过薄,厂家主动减产;另一方面是因为原料药短缺造成“垄断性涨价”,部分药企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能力不足。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公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成品药有约1500种原料药,但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认为,今年可能会出台相关政策打击垄断行为,但原料药涨价难以逆转,今年原料药涨价步伐或减缓但趋势不会变。
天风证券分析称,原料药的价格是决定产品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在医药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在提升。原料药行业的上游为精细化工产品,下游主要是化学制剂类的药品生产企业,与上下游供需会相互影响。他们认为,在环保要求趋严的背景下,原料药生产的门槛不断提升,小厂将逐步出清,在竞争格局良好的情况下,价格也将处于历史较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