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争议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劳动力供需市场格局的改变,人们对收入的关心开始让位于对生活品质的关心。
近段时间,“996”工作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996”,是指“从早晨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的一种工作制度。自“996.icu”上线后,一波关于“996”的争议迅速涌向互联网行业。在这期间,互联网巨头并没有对“996”表现出抵制情绪。由此可见,企业对“996”工作制度的态度至少是不反对的。
不得不说,中国互联网企业近年来实现弯道超车,开始在国际互联网界占据一席之地,除了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外,离不开“996”工作制下众多程序员们的辛苦付出。现在,曾作为“非正式制度”的“996”工作制几乎已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标配”,有些企业直接为这种“长时间、不停歇的工作模式”贴上标签,并为快递小哥、企业员工贴上“工蜂”的标签,将“996”工作制与“拼搏”“奋斗”等代名词关联在一起,通过“美化”来换取员工的认同,以便实现“非正式制度”的“转正”。
但是,“996”工作制明显具有先天性缺陷。首先,“996”工作制有违《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如果员工存在超时加班的情况,就算是员工自愿的,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的用工风险,包括劳动监察检查的风险、被通报批评和被罚款的风险、被举报的风险及仲裁和诉讼的风险。
当然,站在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雇主都会核算每个劳动者的成本与收益,不会简单局限于延长时间,即使没有出现“996”工作制,雇主也会采用其他方式将劳动力价值发挥到最高水平。因此,员工在制度面前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议价能力,只能通过学习来提高技能,在提升个体单位生产效率后,才有能力对“996”说“NO”。
其次,“996”工作制实际上早已存在,为何会在近期才集中爆发?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人们的忍受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到了一个时间节点,供需之间的平衡面临新的调整。以互联网行业为例,近年来,劳动力需求端不断扩大,供给端却严重不足。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在解决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开始更多考虑闲暇时间的效用值,适龄劳动力对闲暇时间的需要逐渐超过对薪资的需要,不再愿意为高薪牺牲闲暇时间,也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反映到现实中,就是员工开始对“超长时间的工作”感到不满。
包括互联网行业在内,每个企业都应深刻认识到,“996”工作制爆发争议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劳动力供需市场格局的改变。在人口红利消减的情况下,企业将产生新的用工问题。一方面,企业转型需要时间,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一定刚性。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弹性加大。互联网企业有能力让“996”工作制成为创新驱动,但非过度用工,谷歌等国际互联网巨头给予员工更多工作上的人性安排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最后,不得不说,“996”工作制产生争议是一种社会态度的转变,人们对收入的关心开始让位于对自身生活品质的关心。企业作为创造社会价值的社会组织,服务的终极目标还是广大社会群体。因此,我们呼吁企业在创造社会及经济财富的同时,也应对员工的身心健康予以人性关怀,毕竟人不是赚钱的机器。